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轉貼]均線理論

在技術分析中,市場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趨勢產生的基礎,市場中的趨勢之所以能夠維持,是因為市場成本的推動力,例如:在上升趨勢裏,市場的成本是逐漸上升的,下降趨勢裏,市場的成本是逐漸下移的。成本的變化導致了趨勢的沿續。

均線代表了一定時期內的市場平均成本變化,我非常看重均線,本人在多年的實戰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市場成本變化規律────均線理論。他用於判斷大趨勢是很有效果的。
內容包擴:
1,均線回補。
2,均線收斂。
3,均線修復。
4,均線發散。
5,均線平行。
6,均線脈衝。
7,均線背離。
8,均線助推。
9,均線扭轉。
10,均線服從。
11,均線穿越。
12,均線角度。
今日,我首先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均線回補和均線收斂,希望在和大家交流中得到完善和補充。

一,均線回補。
均線反應了市場在均線時期內的市場成本,例如:30日均線反應了30日內的市場平均成本。股價始終圍繞均線波動,當股價偏離均線太遠時,由於成本偏離,將導致股價向均線回補(回抽),在牛市裏表現為上升中的回調,在熊市裏表現為下跌中的反彈。例如:大盤在99年5‧19行情時,由於短期內的暴漲,導致股價遠遠偏離了中長期均線,在大盤沖到1756點時,30周均線處於1212點,60周均線處於1249點,當股價在高位放出天量出現劇烈震盪時,已經明確的表明:大盤見頂,指數將向均線回歸。

2002年年初,當大盤暴跌到1400點以下時,30周均線在1763點,60周線在1931點,股價偏離均線的距離很大,30周的偏離達到400多點,60周的偏離達到近600點。當大盤在1400點以下出現劇烈震盪時,表明:大盤見底,將向均線回補。2002年年初的1339點見底時,我當時在中財論壇曾經發過兩個帖子提醒網友搶反彈。一個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千萬多頭千萬軍”,在裏面提出:1400點以下是空頭墳墓。另一個是“我愛低價股”,指出了超跌的低價股是反彈的主流。

本次大盤從2002年7月的1748點跌到前期的1311點時,我雖然感覺到大盤下跌動力不足,但我還是看錯了,沒想到大盤會提前出現強勁反彈,我之所以沒有在1300多點進場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30周線和60周線處於1556點和1584點,而且每周勻速下行6個點左右,指數僅僅偏離了均線200多點,並且大盤在下跌時不斷的出現抵抗行為,產生大級別反彈的可能性小,60周線是熊市生命線,被突破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也就在空間上限制了反彈的高度,我的判斷是:200多點的空間太小,不能有效的吸引場外主力大資金進場做大行情,因為200多點對於主力大資金來說,迴旋餘地太小。如果在1311點時,大盤不反彈,而是採取繼續暴跌的話,如果跌到1200點以下或者更低時,則大盤就有了產生大級別反彈的基礎!但是,在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時,命運卻戲劇性的拋棄了“想抄大底”的空頭。市場永遠也無法讓人看透,這就是它的媚力所在!反過來說,正是因為這次反彈的均線偏離程度太低,所以在技術上,我認為行情的高度和參與的價值也將注定有限,大打折扣。

二,均線收斂。
均線的狀態是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當多條均線出現收斂跡象時,表明:市場的成本趨於一致,此時是市場的關建時刻,因為將會出現變盤!大盤將重新選擇方向。

例如:99年519行情前,5周,10周,30周,60周等多條重要的均線由過去的發散狀態趨於收斂狀態,在技術上表明:大盤將要出現重大的變盤選擇。2002年8月末9月初時,大盤的5周,10周,30周,60周等多條均線也是趨於收斂狀態,表明:大盤將變盤選擇方向,後來大盤從1683點一路下跌到前期的1311點。

當均線出現收斂時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並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在變盤前,如何來判斷變盤的方向呢?判斷均線收斂後將要變盤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投資成敗的關建,判斷的準,就能領先別人一步。

判斷變盤方向時,應該把握另外的兩條原則:均線服從原理和均線扭轉扭轉原理。
均線服從原理是:短期均線要服從長期均線,變盤的方向將會按長期均線的方向進行,長期均線向上則向上變盤,長期均線向下則向下變盤。日線要服從周線,短期要服從長期。
短期服從長期:99年5‧19前的5周10周30周均線的方向都是向下的,但60周線走平,而120周線卻仍然強勁上行,因此,此時變盤的方向要服從長期的120周線的方向,長期均線的上行是牛市存在的基礎,當利好政策配合時,大盤在1043點產生了無比的暴發力。2002年8月末9月初時,5,10,30,60周線處於收斂,30周線是向上的,而60周線是下降的,因此,要服從60周線的方向,向下變盤。

日線服從周線:2002年5月初,大盤的日線來看,5日,10日,30日,60日,120日線發生收斂,30日向下60日強勁向上,120日走平,此時,從日線得出的變盤結論是向上,大盤應該向上突破。但當時的周線5周,10周,30周線收斂,5周走平,10走向上,30周卻向下,此時周線得出的變盤結論恰恰相反,是向下的,因此,當大盤跌破1600點反抽無力後,應出局止損,大盤將向下變盤。

利用均線服從原理得出的結論並不是一定正確的,它只是一種最大的可能性,而且他還存在一個重要確陷:也就是遲鈍性,不能用來判斷最高點和最底點,只能用來判斷總體大方向。另外在實戰中,市場往往會發生出人意料的逆轉,此時均線服從原理就要完全失效了,而此時要利用均線扭轉原理。

均線扭轉原理是指:當市場出現與均線服從原理向反的走式時表明:市場見底反轉或見頂反轉,此時要看扭轉力度。均線服從原理具有較大的慣性,一般情況下都有效,想扭轉它並不容易。在低位時多條均線收斂,你並不能知道此時是底部還是下跌中繼平臺,因此不能盲目進場,底部時利用均線服從原理得出的結論都是向下的,因為長期均線的方向是向下的。但當市場在低位出現連續的巨大成交量時,並向上逆轉,此時就是均線的扭轉原理在發生作用!底部向上的扭轉必需要有巨大的成交量,成交量大小代表扭轉的力度大小!例如:2002年年初的600057夏新電子在6元多的價位見底扭轉時的連續巨量。當時在中才論壇時我和網友曾經討論過它,它是提前於大盤見底的,當大盤見底後,他已經從6元多漲到了9元,而當時的很多低價股的價格很低,3元,4元的遍地都是,因此,雖然在技術上表明60057有大資金進場,後市應該向上,但是從當時超跌搶反彈的角度來看,他的短期利潤遠遠不如3元4元的股票,因此我當時並沒有選擇他,而是在4元多的價位選了0728化二和5元出頭的0650九江化纖。就當時的短期內的漲幅而言,600057遠遠不如0728和0650。但600057後來的長莊控盤走式很嚇人,當然這是後話了。
另外,高位見頂後,當股價跌破均線後回抽無力就要止損,雖然均線還在上行,但已經發生了均線扭轉,所以此時要執行紀律。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種技術分析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絕對準確的,他們都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只迷信一種,應該把多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綜合運用,例如:均線分析要結合型態分析和趨勢線分析,如果再考濾到基本面分析,那麼準確率就會大大提高,這樣才能做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交易系統的建構與測試步驟

1.取得測試商品、與相關軟件。
2.透過商品分析、實際了解商品波動週期與特性。
3.界定:「波短切割原理」。
4.根據前述原理,分析交易訊號頻率、波動週期。
5.選擇股票或期貨市場時間週期大小。
6.根據前者,計算組合信號。
7.分析資本報酬率!
8.透過資本報酬率相關數據、檢討決策、改善決策。
9.必須降低盲點到最低,雖不能趨近於0、但也要努力使之趨近於0!
10.針對交易結果,進階尋求系統的穩定性、以及資本報酬率的勝率。

上述的步驟代表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避免測試績效因為商品的不同,使得相關正面與負面績效失真。設計出一套真正的交易決策系統,設計研發者本身對於商品特性必須非常了解透徹。一套真正優異傑出的系統研發過程,其中困難度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即使研發成功後的決策非常簡單明確至極亦然!

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good]工商時報 D1/工商經營報/戰略高手 2007/08/23

【陳忠瑞(瑞展產經研究公司董事長)】
有一個傳統市場旁的小麵攤,因其口味獨特每天清晨5:30就開市,且幾乎隨時都高
朋滿座,筆者每周必報到,因而與其小老闆熟識,當股市老師與外資齊喊台股上看萬
點、萬二、萬五之際,小老闆不只融資滿檔股票,還將家中保單質押,並在營業員力推
下買了權證,筆者提醒他風險並在美國次級房貸爆發時,第一時間出脫,避開了隨之而
來的崩跌。
美國所謂「擦鞋童理論」,當擦鞋童滿口股票經就是股市過熱之時,台灣則有「下
午茶效應」,香港則是流行「蛋塔理論」,而中國也有「和尚尼姑效應」,以上種種說
法與筆者小麵攤的經歷,在在說明販夫走卒侃侃而談股票投資之際,就是股市過熱的賣
點,問題是每個人都認為其他人才是販夫走卒,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其中一分
子,就是很多所謂「股市名嘴」也只不過是隨市場起舞的擦鞋童,而且所謂「擦鞋童」
或「下午茶」之標準為何,完全是自由心證毫無量化標準,市場上常見之質轉量化之指
標不外乎:
(1)成交量:股市「量大作頭、量縮築底」是句名言,台股幾次萬點頭部皆爆大
量,如89年10393點時月成交量4.57億元,86年1025 6點時月量5.19億,79年12682點時
月量3.52億,而最近一次96年7月 9807點之4.83億元是台股歷史的次高月成交量,是否
成為如前幾次萬點行情的擦鞋童套牢量,隨之而來是長線修正,值得我們謹慎因應。
(2)融資餘額:散戶後知後覺以融資追漲之宿命,使融資餘額成為擦鞋童現象最
佳寫照,股市崩跌後的恐慌性殺融資現象也是股市止跌最佳訊號之一,89年3月5581億
元的融資餘額是台股歷史最高量,出現在10393點後的第二個頭部區10328點;87年3月
份5236億元的融資,則出現在86年10256點後之右肩9314點所在。
以上兩個指標可以發現量大作頭的歷史宿命,也都是後知後覺的擦鞋童所製造出來
的軌跡,但成交量似乎是股市高點的同時指標,融資餘額更是股市的落後指標,而且指
標雖可量化但卻無標準,並不足以做為股市的先行判斷指標,也就是對投資策略助益不
大。
事實上還有一個頗具準確度的指標可以判斷股市長期趨勢,那就是貨幣指標M1B與
M2年增率,資金在定期性M2與活期性M1B中移動,從移動的極限量化標準,精確研判所
謂「擦鞋童」是否已投入股市。筆者曾以此指標準確掌握到2000年科技泡沫化崩盤危
機,筆者在2000年5 月8日出刊的商業周刊接受題名為「景氣逆轉的機率不可太過鐵
齒」專訪時指出:「大家都知道,當股市熱絡時,民眾會把定存的資金解約轉為活存,
投入股市,這股對流動性資金需求的上升,會使得狹義貨幣供給額(M1B)上揚,但是
這個需求終究有其極限。根據我多年的觀察發現,當定存轉活存達到某個臨界點後,股
市將會由高檔滑落,景氣也會隨之在半年或一年後出現下滑趨勢。因此,只要觀察M1B
與廣義貨幣供給額(M2)的差額,當這個差額達到相對高檔時,就是股市即將出現大回
檔、景氣也將由多轉空之際;而當這個差額達到相對低檔時股市也將出現大漲,這個物
極必反的經驗法則在台股屢試不爽。
根據央行公布,3月分我國的M1B年增率以持續攀高至19.88%,創下5年半以來新高
點,對照經建會編定的景氣對策信號,M1B已經連續 3個月落在代表景氣過熱的紅燈
區,顯示短期資金需求有過熱跡象;但反觀M2年增率,則往下滑落至8.23%,是近5個
月來首度下滑。換言之,M1B與M2的差額已升高至11.63%,與民國87年第3季末的低點
(負11.09%)相較,目前已處於相對高檔,未來若往下走則代表資金行情的逆轉。另
外,若與86年第4季時的高點9.97%相較,目前M1 B與M2差額的位置也高出許多,當
時,這個高點的訊號出現後沒多久,台股加權指數就由9890點的高檔大幅下挫至5920
點。因此,台股長期的多頭格局還能持續多久,值得密切追蹤。」
2000年科技泡沫使台股從10393點跌至次年之3411點,筆者避開此一20年來最大崩
盤,貨幣指標居功厥偉,當然此一指標也將隨著環境變遷在使用上有所調整,例如近10
年來資金不斷外流,使M1B難以再達到以往20~30%以上的年增率,96年6月M1B年增率
為7.53%,M2為 4.63%,M1B-M2為2.9%,7月底台股從9807點暴跌,預料7月分貨幣指
標將進一步上揚。不管是成交量、融資餘額或貨幣指標、皆代表所有股市參與者的投資
行為,你我都應該避免成為擦鞋童的歷史宿命。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三重濾網交易系統

作者[華爾街狂徒] 發表于[2007-6-21 21:20:00]

Alexander Elder
三重濾網交易系統(Triple Screen trading system)是由本書作者設計,從1985年以來,運用于實際的交易中。1986年四月份,作者首度在《期貨雜誌》介紹這套系統。
對于每筆交易,“三重濾網”都需要經過三重的測試或過濾,許多交易機會乍看來不錯,結果卻被某一層濾網拒絕,任何交易若可以透過“三重濾網”的測試,成功的機會便很高。
“三重濾網”同時採用數種順勢的方法與逆勢的技巧,它由數個不同的時間架構分析潛在的交易機會。事實上,“三重濾網”已經不屬于交易系統的層次,它是一種方法、一種交易風格。
順勢指標與擺蕩指標
初學人總是試圖尋找一種神奇的萬靈凡----某種可以賺大錢的單一指標,如果他們可以暫時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將自以為發現了致富的捷徑。當神奇的功能消失之后,他們連本帶利的被市場吞噬,然後又開始尋找另一種萬靈凡。市場的複雜程度絕對不是任何單一指標所能夠應付。
對于相同的市場,不同的指標將發出相互矛盾的訊號。上升趨勢中,順勢指標將發出買進訊號,但擺蕩指標將因為超買而發出賣出訊號。同理,下降趨勢中,順勢指標將發出放空訊號,但擺蕩指標將因為超賣而發出買進訊號。
當趨勢明朗時,順勢指標非常適用,但在橫向走勢中,它們將提供反覆的訊號。反之,在橫向走勢中,擺蕩指標非常適用,可是行情一旦轉為明顯的趨勢,它們將過早發出訊號,讓使用者陷入險境。交易者說道︰“趨勢是你的朋友”或“讓你的獲利持續發展”。他們又說道︰“買低而賣高。”可是,如果趨勢向上,為什麼賣出呢?多高才算高呢?
某些交易者嘗試在各種順勢指標與擺蕩指標的訊號中取得某種折衷的妥協。妥協很容易作弊,如果你採用比較多的順勢指標,將產生某種結論;如果你採用比較多的擺蕩指標,將產生另一種結論。交易者總是可以根據心中的成見來搭配指標。
“三重濾網”交易系統同時採用數種順勢指標與擺蕩指標,希望過濾兩者的缺點而保留它們的優點。
選擇時間架構--5的因子3
還有另一個難題︰趨勢可能同時向上與向下,這取決于你以哪一種時間架構的圖形為準。日線圖的趨勢可能向上,而周線圖的趨勢則向下,反之亦然(參閱第36節)。交易者需要處理不同時間架構中相互衝突的訊號。
“道氏理論”的創始者查理斯‧道在本世紀之初提出,股票市場有三種趨勢。長期趨勢持續數年之久,中期趨勢為數個月,然後是短期趨勢。羅勃‧李(Robert Rhea)是1930年代的技術分析學者,他將這三種趨勢分別比喻為潮汐(tide)、波浪(wave)與漣漪(ripple)。他認為,交易者應該順著潮汐方向交易,掌握波浪的走勢,不需要理會漣漪。
時代已經不同了,市場變得更不穩定。時間架構的解釋,需要比較大的彈性。“三重濾網”交易系統在這方面採取一個原則︰任何時間架構都是以5的因子與較大和較小的時間架構相互關聯(參閱第36節)。
每位交易者都必須決定自己所希望交易的時間架構。“三重濾網”稱此為“中期”時間架構。“長期”時間架構是較高的一個層次,“短期”時間架構則是較低的一個層次。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交易部位通常是持有數天或數個星期,則你的中期時間架構是由日線圖界定。周線圖是屬于較高的一個層次,界定長期的時間架構;小時走勢圖是屬于較低的一個層次,界定短期的時間架構。
部位持有時間短于一個小時的當日沖銷者也可以採用相同的原則。對于他們來說,中期時間架構是由10分鐘走勢圖界定,小時走勢圖界定長期時間架構,2分鐘走勢圖界定短期時間架構。
在“三重濾網”中,首先必須檢視長期的走勢圖。你僅可以順著潮汐的方向交易----長期走勢圖中的趨勢。然後,在逆著潮汐方向的波浪中尋找進場機會。舉例來說,當周線趨勢向上,日線圖的跌勢是買進的機會。當周線趨勢向下,日線圖的漲勢是放空的機會。
第一層濾網----市場潮汐
“三重濾網”首先是分析長期走勢圖,較你所交易的時間架構高出一個層次。大多數的交易者都僅注意日線圖,每個人都觀察這份涵蓋數個月資料的圖形。如果分析周線圖,你的視野將因此而擴大5倍。
“三重濾網”的第一層濾網是採用順勢指標辨識長期的趨勢。最初的系統是採用周線MACD柱狀圖的斜率(參考第26節)辨識潮汐的方向。斜率是由最近兩支柱狀圖的關係決定,如果斜率向上,代表多頭居于主控地位,僅由多方進行交易。如果斜率向下,代表空頭居于主控地位,僅由空方進行交易(參考圖43-1)。





在周線圖中,MACD柱狀圖的每個跳動都代表趨勢的變動。發生在零線下方的向上跳動,它所提供的買進機會優于零線之上(參閱第36節“指標的季節性循環”)。同理,發生在零線上方的向下跳動,它所提供的賣出機會優于零線之下。

圖43-1 周線的MACD柱狀圖︰三重濾網的第一層濾網︰MACD柱狀圖的斜率是由最近兩支柱狀圖的關系決定(參考插入方塊)。在三重濾網的第一層濾網中,交易者首先必須觀察周線圖,然後再分析日線圖。如果周線圖的趨勢向上,我們僅可以由多方進行交易或在場外觀望。如果周線圖的趨勢向下,我們僅可以由空方進行交易或在場外觀望。
當周線的MACD柱狀圖斜率向上,代表買進的訊號。當指標在零線下方翻升,買進訊號比較理想。當周線的MACD柱狀圖斜率向下,代表賣出的訊號,當指標在零線上方回挫,賣出訊號比較理想(參閱第16節“指標的季節性循環”)。一旦判定周線MACD柱狀圖的趨勢之后,轉到日線圖上尋找相同方向的交易機會。
某些交易者運用其他的指標辨識主要的趨勢。Steve Notis在《期貨雜誌》中發表一篇文章,說明他如何利用“趨向系統”(Directional System)做為“三重濾網”的第一層濾網。你甚至可以採用非常簡單的指標,例如︰13周價格EMA的斜率。基本的原理都相同,大部分的順勢指標都可以做為“三重濾網”的第一層濾網。只要你先分析周線圖上的趨勢,然後順著趨勢方向在日線圖上進行交易。

第一層濾網︰利用順勢指標辨識周線圖上的趨勢,完全順著趨勢方向進行交易。

交易者有三個選擇︰買進、放空或觀望。“三重濾網”的第一層濾網剔除其中一個選擇。在主要的上升趨勢中,僅可以買進或觀望。在主要的下降趨勢中,僅可以放空或觀望,你必須順著趨勢潮汐方向前進,否則不要下海。
第二層濾網----市場波浪
第二層濾網是辨識逆著潮汐方向的波浪。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上,日線的跌勢代表買進的機會。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下,日線的漲勢代表放空的機會。
第二層濾網是運用日線圖上的擺蕩指標,辨識偏離周線趨勢的交易機會。擺蕩指標在跌勢中提供買進訊號,在漲勢中提供賣出訊號。根據“三重濾網”交易系統第二層濾網的規範,你僅可以採用周線趨勢方向的日線交易訊號。

第二層濾網︰運用日線圖上的擺蕩指標,在周線的上升趨勢中,利用日線的跌勢尋找買進機會。在周線的下降趨勢中,利用日線的漲勢尋找放空機會。

當周線趨勢向上,“三重濾網”僅接受日線擺蕩指標的買進訊號,忽略它們的賣出訊號。同理,當周線趨勢向下,“三重濾網”僅接受日線擺蕩指標的放空訊號,忽略它們的買進訊號。“勁道指數”與“艾達透視指標”都是“三重濾網”所適用的擺蕩指標,但“隨機指標”與“威廉斯%R”也很不錯。
假定周線的MACD柱狀圖上升,如果“勁道指數”的2天EMA跌破零線而未創數周以來的新低,這就是買進訊號(參閱第8章)。同理,假定周線的MACD柱狀圖下降,如果“勁道指數”的2天EMA向上穿越零線而未創數周以來的新高,這就是放空訊號(參閱圖43-2)。






圖43-2 日線勁道指標︰三重濾網的第二層濾網︰許多擺蕩指標適用于“三重濾網”的第二層濾網。勁道指數的2天期EMA是其中之一。當勁道指數跌破零線,代表買進機會,當勁道指數向上穿越零線,代表放空機會。
如果周線趨勢向上,僅適用日線擺蕩指標的買進訊號建立多頭部位。如果周線趨勢向下,僅適用日線擺蕩指標的賣出訊號建立空頭部位。在圖形的最右側,周線趨勢向下,等待勁道指數回升而放空。
假定周線的趨勢向上,如果“空頭力道”跌破零線之后而向上翻升,這就是“艾達透視指標”在日線圖上所提供的買進訊號(參考第41節)。同理,假定周線的趨勢向下,如果“多頭力道”向上穿越零線之后而向下滑落,這就是“艾達透視指標”在日線圖上所提供的放空訊號。
隨機指標(參考第30節)的交易訊號是以超買區與超賣區為基準。如果周線的MACD柱狀圖上升而日線的隨機指標跌破30的讀數,這是超賣的買進機會。如果周線的MACD柱狀圖下降而日線的隨機指標上升超過70的讀數,這是超買的放空機會。
在“三重濾網”中,威廉斯%R(參考第29節)需要採用4天或5天的期間,運用上與隨機指標相同。相對強弱指數(RSI)適用于市場的整體分析,但它對于價格變動的回應比較緩慢,不適用于“三重濾網”。
第三層濾網----盤中突破
在“三重濾網”交易系統中,第一層濾網是辨認周線圖中的潮汐。第二層濾網是辨認日線圖中逆著潮汐方向的波浪,第三層濾網是辨認順著潮汐方向的漣漪。它根據盤中的價格行為設定進場點。
第三層濾網不需採用走勢圖或指標,它是在第一層與第二層濾網發出買進或放空訊號之后,用來設定進場點的技巧。在上升趨勢中,第三層濾網是採用“追蹤型買進停止單”,下降趨勢則採用“追蹤型賣出停止單”(參考圖43-3)。
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上,日線的趨勢向下,利用追蹤型買進停止單捕捉向上的突破。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下,日線的趨勢向上,利用追蹤型賣出停止單捕捉向下的突破。
三重濾網的摘要內容

周線趨勢 日線趨勢 行動 交易指令
上升 向上 觀望 無
上升 向下 做多 追蹤型停止買單
下降 向下 觀望 無
下降 向上 做空 追蹤型停止賣單

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上,等待日線的擺蕩指標下降而發出買進訊號,然後採用追蹤型的停止買單,價位設定在前一天高價上方一檔處。如果價格上漲,停止買單將被觸及而建立多頭部位。如果價格繼續下跌,原先設定的停止買單未被觸發,隔天將價位調降到最近高價的上方一檔。換言之,持續調降停止買進價位,直到停止單被觸發或周線指標反轉而買進訊號無效為止。


圖43-3 追蹤型停止買進----三重濾網的第三層濾網︰周線的MACD柱狀圖在九月份向上翻升。第一層濾網顯示上升趨勢,第二層濾網----勁道指數的2天期EMA----每跌破零線就是買進機會。





a.勁道指數跌破零線,隔天,在第a天高價的上方一檔處設定停止買單。
b.價格繼續下跌,將停止買單調降到第b天高價的上方一檔處。
c.開盤時建立多頭部位,將停損設定在第b天低價的下方一檔處。勁道指數創新高,顯示趨勢十分強勁,應該可以繼續發展。
d.勁道指數跌破零線,將買單設定在第d天高價的上方一檔處。
e.當價格穿越第d天高價時,建立多頭部位,停損設定在第d天低價的下方一檔處。
f.勁道指數跌破零線,將買單設定在第f高價的上方一檔處。
g.價格繼續下跌,將停止買單調降到第g天高價的上方一檔處。
h.開盤時建立多頭部位,將停損設定在第g天低價的下方一檔處。
i.勁道指數跌破零線,將買單設定在第i天高價的上方一檔處。
j.價格繼續下跌,將停止停止買單調降到第j天高價的上方一檔處。
k.開盤時建立多頭部位,將停損設定在第j天低價的下方一檔處。
l.價格開低觸發停損,任何指標不會完美無缺,切記設定停損。
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下,等待日線的擺蕩指標上升而發出賣出訊號。然後採用追蹤型的停止賣單。價位設定在前一天低價下方一檔處。如果價格下跌,停止賣單將被觸及而建立空頭部位。如果價格繼續上漲,原先設定的停止賣單未被觸發,將停止價位持續調升到最近低價的下方一檔。總之,追蹤型停止賣單的目標,是順著周線的下降趨勢,在日線上升趨勢的盤中捕捉向下突破。

第三層濾網︰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上而日線擺蕩指標向下,利用追蹤型停止買單捕捉盤中的向上突破。如果周線的趨勢向下而日線擺蕩指標向上,利用追蹤型停止賣單捕捉盤中的向下突破。

停損
適當的資金管理方法,是交易成功所不可或缺的一環。自律嚴格的交易者會迅速認賠,絕不會像輸家一樣猶豫不決。“三重濾網”交易系統是採取非常緊密的停損。
一旦進場買進之后,將停損設定在交易當天或前一天的低價----以較低者為準----下方一檔處;一旦進場放空之后,將停損設定在交易當天或前一天的高價----以較高者為準----上方一檔處。如果行情朝有利方向發展,盡快將停損調整到損益兩平的價位。往后,設定停損的原則是保護50%的帳面獲利(參閱第48節)。
由於“三重濾網”僅順著潮汐方向進行交易,所以需要採用緊密的停損。如果一筆交易不能立即獲利,顯示市場表面之下的根本情況已經發生變化,最好迅速出場。第一個認賠的機會,往往是最明智的認賠----讓你在場外重新檢討市況。
保守的交易者應該根據“三重濾網”交易系統的第一個訊號進場買進或放空,然後繼續持有部位,直到主要趨勢發生反轉或被停損出場。積極的交易者可以繼續採納日線擺蕩指標的每個新訊號,利用既有部位的獲利部分進行加碼。
在平倉方面,部位交易者應該以第一層濾網的訊號為準,繼續持有部位,直到周線趨勢發生反轉為止。短線交易者可以根據第二層濾網的訊號獲利了結。舉例來說,假定交易者進場做多,如果勁道指數翻為正值或隨機指標的讀數超過70,他可以獲利了結而賣出,然後另外尋找買進機會。
總之,“三重濾網”交易系統同時採用數種的時間架構與不同形態的指標。它採用長期走勢圖上的順勢指標,以及中期走勢圖上的短期擺蕩指標,並運用特殊的進場買進或放空技巧。另外,它還採用緊密的資金管理法則。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主力進出與成交量的關係

主力的操作需要控盤程度至少到達30%以上,這要求在低位至少要有30%的籌碼出場,在高位有相當於這些籌碼的資金入場。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

出貨可以採取快的形式,在市場上還沒有反應過來漲勢就要結束的時候出貨完畢。而入貨則要求隱蔽,不能讓人家發現你在入貨,否則你達不到目的。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低位放量意味著資金的流入,如果主力採用這個方式入貨無異於告訴所有的人“我在進貨”,這樣做的目的何在?是自殺?還是別有用心?朋友們應當好好想想。

不否認有拉高建倉的操作,和低位放量入貨的操作,但是主力採取這種方式建倉之後往往是長時間的調整,通過這樣的調整折磨一切看多的看法,使得人們對於前期拉高建倉的判斷產生根本上的懷疑,只有這樣才能引發下一波行情。所以在很多的時候低位的突然的巨大成交量產生之後,我們不應當急著介入,最好能適當觀察一段時間,並且能經常對這些個股作出跟蹤。不是否認低位放量,而是說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您最好還是有個心眼。因為有太多的股民就是被套牢在放量上,看見放量就買入的操作不知套住了多少人。

主力在低位的入貨常常是使用並不引人注意微幅放大地成交量,並在走勢上呈現出窄幅的振盪,沒有人能意識到這種放量的產生,從而使得主力等悄悄地完成初步的建倉。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成交量分析並不是簡簡單單對價升量增的關係的分析,當異常成交量出現的時候,不管是放量還是縮量,我們都應當通過和其他因素的結合,來判斷這個成交量的所代表的市場含義。最好的情況就是將成交量和價格結合考慮。學會通過分析成交量產生時的高度(價格)來分析主力的倉位。

記住一個原則,多數情況下,主力是不可能在相對的高位大舉入貨,或者在顯現出明顯入場跡象後,馬上展開拉高的行動的。在我國的市場上,成交量分析的本質就是對主力倉位的分析。不要把主力想像成神,他們要想盈利,就要在低位買進籌碼,在相對高位放出籌碼,否則他們就要虧損,和我們一樣。而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明白如何結合成交量對主力進行分析,從很長時間的歷史圖形上找到他們從進入到離場的痕跡,因為主力無論是進來還是出去,都要產生成交量。

同時,我也想告訴投資朋友,買股票請不要妄想買到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懷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士非常不切實際的。

底下,我將介紹主力是如何進貨的。



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均線實戰操作方法

薛斯循環理論指出“股票價格變動75%源於基本面因素決定的股價長期趨勢,23%由於週期波動,而無趨勢的價格波動僅有2%”,我們知道股票實戰在某種程度上可看作是對趨勢進行研判。目前投資者常用的研判手段是均線系統。均線在股市中通常被稱為移動平均線,是判斷股票價格未來趨勢目前最常用的一個技術指標,其本質是以算術平均值概念表示K線運行趨勢值的一種表達方法。由於移動平均值隨股價在不同時間下產生波動,導致每天均價值也在不斷改變,所以一般又叫隨機移動平均線。計算這種參數是對過去某一運行區域人為設定的一段技術指標,並求出該區域間移動平均總參數,然後除以所設定的時間平均期數,達到自己預期選用的移動平均值。通常把5日均線代表為前5天K線運行指數的累加平均值,10天代表前10天K線運行指數累加平均值。對於個股均線就是對該股股價不同時間內的累加平均值的計算,以此類推。

以上文字敘述在很多有關股市技術叢書上都有比它更精闢的論述,雖然均線技術看似容易,但真要把它運用到現實股市就很難找到十分貼近當前股價走勢的均線值,所以投資者總在設想尋求不同時期下找到離每天收盤價最近的均線參數值,為的是把均線當作阻力線和支撐線找到炒做上的買賣點。其學會研判均線技術在研判市場走勢時起到了解形態切線理論的初級基礎知識。比如利用該技術設定一些短線均線參數、中線均線參數、長線均線參數。
由於利用均線炒做技術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操作技巧,所以常規選擇一般都在不同分時走勢圖下選用適合自己常用的均線值,如幾天、十幾天或幾十天,甚至更長,及年線等均線參數。在設定均線走勢所設定時間越短,則限制莊家人為作弊手段的時間也就越短,但誤差性就越大;而設定的均線參數的天數越長,對判斷該區域走勢失真就越小,所以使均線參數隨當前股價的波動方向形成正比。也就是說,均線上升表示股價在上升,均線向下股價也在向下,因此得出股價的漲跌在隨時隨刻影響均線的上升與下跌,而均線參數值的變化是在股價波動變化之後才會產生。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參數設定的均線系統都是根據使用者喜好與經驗而設定,未必具有普遍的實戰操作意義。(因為投資者的經驗、素質、心態等各種方面參次不齊),而且大多數均線系統只能解決買入時機,對賣出時機很少提及。這就使其系統不具備穩定性與完整性。另外均線是股價的平均值,因此,股價有可能對任何參數的均線成功向上(向下)突破,並有可能有效站穩,卻不能說股價是依托此參數的均線運行的。且股價漲跌存在啟動──回調(反彈)──主升(主跌)等階段,其波幅、角度、速度都有差別,所以,實戰中筆者傾向於不默守一組參數的組合,分清股價所處階段,適當運用均線組合。

市場中大多數均線使用者對250日均線認可為最長參數均線,那麼,筆者即假定股價週期循環起於250日均線,終於250日均線(包含上漲階段與下跌階段),並以多條均線輔助操作,其中系統均線均以常用均線為主:

1、3日均線,尋找超級短線介入點。
2、5日均線日,一周交易天數,短線。
3、10日均線,短線止蝕位。
4、20日均線,一月交易天數,波段止蝕位。
5、30日均線,行情由盛而衰,由弱轉強的轉折點。
6、60日均線,中線牛熊分界。
7、120日均線,半年線,中線多空。
8、250日均線,年線,長線多空。

系統中輔助指標:乖離率,EXPMA等。
筆者主張運用此系統中線對個股波段操作,方法如下:股價起漲點為空頭末端,如股價與250日乖離過大,隨時準備介入搏反彈,30與60日均線作為止盈點。第二次介入點為站穩250日線,可參考EXPMA(參數為250),賣出點上乖離過大,第三次介入點站穩120日線‧‧‧‧‧‧,如此類推循環操作直至3日均線系統完結,完成整個系統操作。筆者認為此系統簡便易行,且買賣點具備,當然有經驗的投資者結合盤口、成交量,相互驗證,效果更佳。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圓弧底與動能變化

1:成交量的圓弧底
當成交量的底部出現的時候,往往就是股價的底部也出現了。成交量底部的研判是依據過去的底部來做標準的。當股價從高位往下滑落後,成交量逐步減至過去的底部均量後,股價觸底盤穩不再往下跌,此後股價呈現盤檔,成交量也萎縮到極限,出現價穩量縮之走勢,這種現象就是盤底。底部的重要形態就是股價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小。此後,如果成交量一直萎縮,則股價將繼續下去,直到成交量逐步遞增且股價堅挺,價量配合之後才有往上攻擊的能力。成交量由萎縮而遞增代表供求狀態已經發生改變。

成交量的變化現象由巨量而遞減→盤穩→遞增→巨增,如同圓弧形一般,這就是成交量的圓弧底。當成交量的弧形底出現之後顯示股價將反轉回升了。而其回升的漲幅度及強弱勢決定於圓弧底出現之後成交量放大的幅度,若放大的數量極大,則其小漲升能力愈強。

底部區域成交量的萎縮表示浮動籌碼大幅縮減,籌碼的安定性高,殺盤力量衰竭,所以出現價穩量縮的現象。此後再出現成交量的遞增表示有人吃貨了,因而沒有進貨,何來出貨呢?所以此時籌碼供需力量已經改變,已醞釀上攻行情。

成交量見底的股票要特別注意。當一支股票的跌幅逐漸縮小或跳空下跌缺口出現時,通常成交量會極度萎縮,之後量增價揚,這就是股價見底反彈的時候到了。

但是,當成交量見底的時候,人們的情緒往往也見底了。隨著股價的回落,原先在市場上賺了錢的人逐漸退出,而新進場的人一個個被套,因此入場意願不斷減弱。如果當人們買股票的欲望最低的時候,股價卻不再下跌,那只是說明拋股票的欲望也正處於最低狀態,這種狀態往往就是築底階段的特徵。

問題是,既然成交量已縮為極低,說明參與者非常少,這就證明真正能抄到底部的人必然是非常非常少的。當股價長期盤整卻再也降不下去的時候,有一部分人開始感覺到這可能是底部,於是試探性地進貨,這造成成交量少許放大。由於拋壓很小,只須少量買盤就能令股價上漲,這就是圓底右半部分形成的原因。如果股價在這些試探性買盤的推動下果然開始上揚,那必然引起更多人的入市願望,結果成交量進一步放大,而股價也跟隨成交量開始上揚。這種現象尤如雪崩,是一種連鎖反應。

只要股價的輕微上漲能夠引發更多人入市,這個市場就具有上漲的潛力,而這種現象發生在成交極度縮小之後,充分證明股價正在築底。

選股的時候需要耐心,需要一段時間來等候股價築底。在成交量的底部買入的人肯定具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但他不一定有耐心。一個能讓你賺大錢的底部起碼應該持續半個月以上,最好是幾個月。請問誰有這樣的耐心看著自己買入的股票幾個月價格竟然紋絲不動呢?如果你有這樣的耐心,那麼應該恭喜你,這說明你具備了炒股賺錢的第一個基本條件。

還有一些相對保守的投資者,他們不願意在底部等待太久,他們希望看清形勢之後再作出決策。對於這一類投資者,圓弧底的右半部分是他們入市的機會,尤其是當成交量隨股價上升而急速放大的時候,他們認為升勢已定,於是紛紛追入。正是由於這一類投資者存在,而且人數很多,才會形成突破之後激升的局面。然而筆者建議大家做有耐心的投資者,在成交量的底部買入。事實上這種做法才是真正保守和安全的。在市勢明朗之後買入的人也許能夠賺錢,但是第一,他們賺不到大錢,他們只是抓住了行情中間的一段;第二他們面臨的風險實際上比較大,因為他們買入的價格比底部價格高出了許多。當他們買進的時候,底部買的投資者已經隨時可以獲利出場。相比之下,誰主動誰被動就一清二楚了。

2:成交量的微妙變化
上面講的是成交量的圓弧底,那需要較長時間形成,但是,有時候成交量的某些微妙變化,只要幾天時間就可以確認,而這種變化所反映的內容卻是十分明確的。如果我們發現了這種變化並抓住它,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的利潤,但首先說明一點,上一節講的成交量的圓弧底需要耐心,而這一節講的成交量的微妙變化則需要細心。

一個總的前提條件是,首先成交量必須大幅萎縮,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選股抓黑馬的問題。成交量萎縮反映出許多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內容是說明籌碼安定性好,也就是說沒有人想拋出這檔股票了,而同時股價不下跌,這更說明市場拋壓窮盡,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出狂漲的黑馬股。但黑馬股並不是突然形成的。看起來好象黑馬股突然在某一天爆發,但那之前已經有了很多跡象。而成交量的縮小變化最能反映出這種跡象。

成交量從某一天起突然放大,然後保持一定的幅度,幾乎每天都維持在這個水準。這種變化說明有一種新的力量已經介入這檔股票,並正在有計劃地投入資金吸納該股。這種介入往往會引起股價上漲,但是收市時卻有人故意將股價打低,其目的昭然若揭。所以我們在日線圖上可以看出,在成交量放大的同時,股價小幅上漲,但常常在股市下跌時,形成十字星形狀。建議投資者每天收市之後流覽一遍日線圖,把注意力集中在成交量上面,尤其是集中在成交已經大幅萎縮的股票上面。一旦發現近兩天成交量溫和放大,且維持在某個水準,就必須將該股列入重點觀察對象,進行跟蹤。 陽光股票知識網:::股票,入門,教程,股價,大盤,基金,股評,證

另一種變化,成交量從某一天起逐步放大,並維持一種放大的趨勢。這也是有一種新的力量介入該股的證明,否則的話,怎麼會這麼有規律呢?與此同時,股價常常表現為小幅上揚,主力的意圖十分明顯,不加掩飾。這種形狀的出現說明主力已經沒有多少耐心或時間來慢慢進貨,不得不將股價一路推高進貨。這種情況很像飛機起飛,先在跑道上加速,一旦經過三五天的加速過程之後,必定會突然飛起,走出一段令人驚喜的上升行情。

前面說過,觀察成交量的細微變化時,最重要的就是細心。許多人根本就不肯花時間去流覽所有股票的走勢圖,但我想告訴你,正是因為人家不願意做這些細緻的工作,你做了,所以你能賺他們的錢。當你認識到股票市場的殘酷之後,大概你不敢不小心從事了。請你想像一下,此時此刻除了你之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們在想如何從股市中賺錢,而你必須去賺他們的錢。如果不比別人更細緻更用功,那麼憑什麼去賺別人口袋裡的錢呢?

事情很簡單,肯用功的人們在成交量出現微妙的變化時就發現了,並買入該股,不肯用功的人們此時根本不知道這檔股票正在醞釀巨變。當事情明朗了,股價漲起來之後,大家才蜂擁而至,企圖來分一杯湯喝。這樣後知後覺的人們很少能賺到錢,因為他們追進股票的時候,先知先覺的人們正笑咪咪地收他們的鈔票。

所以必須花時間去觀察成交量的細微變化,這是使你的炒股水準超過別人的有效途徑,其它方面的素質,比如天生的投機細胞,比如良好的性格背景和知識背景,那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的,唯有勤奮工作,這一點你可以從今天就開始做到,一旦做到了,你就具有了一個遠遠勝過常人的優勢。

成交量變化的分析方法不僅可以用於日線圖,在周線圖或小時圖上都可以應用。關鍵在於用什麼樣的圖分析得出來的結論只能適用相應的時段,比如日線圖上看到的底部常常是中期底部,隨後展開的升勢可能持續一個月到幾個月,而小時圖上的底部就只能支撐十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如果你是真正的長線投資者,那麼應該用周線圖來分析,周線圖上的底部一般可以管一年到幾年時間。


3:長期牛股的底部動量
成交量可以說是股價的動量,一檔股票在狂漲之前經常是已經長期下跌或盤整之後,這時成交量大幅萎縮,再出現連續放大或成交量溫和遞增而股價上揚,一隻底部成交放大的股票,就好象一枚要升空之前必須要有充分的燃料一樣,只有具備充分的底部動力,才能將股價推升到極高的地步。

因此,一隻準備狂漲的股票必須在底部出現的成交量,在上漲的初期成交量必須持續遞增,量價配合,主升段之後往往出現價漲量縮的所謂無量狂升的強勁走勢。

一支會大漲的股票必須具有充足的底部動力才得以將股價推高。這裡所說的充足的巨量對於過去的微量而言,也就是說:當一檔股票的成交量極底萎縮之後,再出現連續的大量才能將股價推高。成交量的衡量買氣和賣氣的工具,它能對股價的走向有所確認,因此精明的投資人對於底部出現巨大成交量的股票必須跟蹤,因為當一檔股票的供需關係發生極大變化時,將決定的股價的走向,投資者絕對不可以忽略這種變化發生時股與量的關係,一旦價量配合,介入後股價必然如自己預期般的急速揚升。

成交量的形態的改變將是趨勢反轉的前兆。個股在上漲初期,其成交量與股價之間的關係是價少量增,成交量不斷持續放大,股價也隨著成交量的放在而揚升,一旦進入強勢之升段時,則可能出現無量狂升的情況,最後末升段的時候,出現量增價跌,量縮價升的背離走勢,一旦股價跌破十日均線,則顯示其強烈已經改變了,此時將暫時結束其強勢而進入中期整理階段。

因此,當你握有一隻強勢股的時候,最好緊緊盯住股價日K線圖,在日K線一直保持在10日均線之上時,可以一路持有,一旦股價以長陰線或盤勢跌破10日均線,應立即出貨,考慮換股操作。

盤整完成的股票要特別加以注意,理由是這種股票的機會遠遠大於風險。盤整的末期成交量為萎縮,代表拋盤力量的消竭,基本上,量縮是一種反轉的信號,量縮才有止跌的可能,下跌走勢之中,成交量必須逐漸縮小才有反彈的機會,但是,量縮之後還可能更縮,到底何時才是底部呢?只有等到量縮之後又是量增的一天才能確認底部,如果此時股價已經站在10日均線之上,就更能確定漲勢已經開始了。

所以,基本上我們應重視的角度是量縮之後的量增,只有量增才反應出股票供求關係改變,只有成交量增大才可能使該股有上升的底部動量。

在盤整的尾段,股價走勢具有以下特徵:
(1) 波動幅度逐漸縮小。
(2) 量縮到極點。
(3) 量縮之後量增,突然有一天量大增,且盤出中陽線,突破股票盤局,股價站在10日均線之上。
(4) 成交持續放大,且收陽線,加上離開底價三天為原則。
(5) 突破之後,均線開始轉為多頭排列。而盤整期均線疊合在一起。